相关文档
查看更多本规程根据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 2018 年第一批辽宁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辽质监函﹝ 2018 ﹞ 61 号)要求,由大连理工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顶管工程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在对辽宁省顶管工程实践经验及相关科研成果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规程编制组充分调研,借鉴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的先进编制经验,广泛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分 10 章。
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顶管工程勘察、管材与接头、顶管设计、顶管施工、施工监测、安全和环境保护、验收标准等。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大连理工大学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 2 号,邮编 110001 ,联系电话: 024-23447652 ;标准起草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通讯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 2 号,邮编 116024 ,联系电话: 0411-84707232 )。主编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参编单位: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王峥峥 覃晖 赵志文 贺维国 周冠南 储柯钧 潘盛山 张世平 吴瑞国 石磊
主要审查人:王元 张丙吉 翟峰 耿波 于永彬 郭晓岩 辛利伍
借助顶推装置,将管道在地下逐节顶进的施工工艺。
一次连续顶进长度超过 300m 的顶管。
用于顶管作业时始发或到达所需要的地下空间结构,包括工作井和接收井。
顶管始发端放置顶进设备并进行顶进作业的地下作业空间结构。
用于接收顶管机的地下作业空间结构。
安装在顶进管道最前段用于掘进的机械设备。
铺设在工作井底板,用于顶管初始导向和管节拼接的轨道。
工作井中承受顶力的墙体。
顶管机进出顶管井的洞口。
通过调节土舱内渣土的压力维持挖掘面稳定的顶管施工方式。
通过调节泥水舱内泥水的压力维持挖掘面稳定的顶管施工方式。
在长距离顶管中用于分段顶进设置的续顶装置。
1 标贯击数小于 2 的软土层;
2 地下水位以下粒径大于 200mm 的卵砾石地层;
3 单轴抗压强度大于 15MPa 的岩石地层。

1 工程建设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2 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岩土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
3 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4 工程建设与周边环境相互影响的预测,提出预防措施建议;
5 抗震设防烈度大于 6 度时,对地下水位以下存在的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1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2 拟建工程概况;
3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4 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震效应、地层岩性、不良地质作用及地下水;
5 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6 有关顶管工程设计和施工措施的建议;
7 图表及重要的支撑性资料。
5.2.1 钢筋混凝土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混凝土管材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40 ;
2 钢筋混凝土管材抗渗等级不宜低于 P8 ;
3 混凝土和钢筋的选用和计算应满足相关规范,混凝土及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规定选用;
4 钢筋混凝土管制作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 11836 的规定;
5 管材接头宜用具有双道橡胶密封圈的钢承口,钢承口接头的钢套管与混凝土的接缝应采用弹性密封填料勾缝;
6 接头钢圈必须有良好的防腐措施,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在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使用时应适当加大钢圈的厚度。


1 钢管管材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 700 的要求;
2 钢管壁厚应同时符合受力和抗腐蚀的要求,腐蚀量厚度应根据使用年限及环境条件确定,且不应小于 2mm 。
1 钢管管节长度一般为钢板宽度,同一管节内宜采用一条纵向焊缝; 2 钢管管节接长时,相邻管节纵向焊缝位置错开间距应大于 300mm ; 3 管节内、外直缝宜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坡口处必须清除铁锈、油污、水分和杂物,表面应打磨光滑,焊缝不应有裂缝气孔、夹渣及融合性飞溅等缺陷;
4 焊缝坡口宜采用 “V” 型或 “K” 型,并且同顶铁的接触面应为平直口; 5 焊缝质量检查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0236 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83 的要求。
1 钢管内外应做防腐处理;
2 钢管内衬防腐可采用环氧防腐材料或水泥砂浆等;
3 管道外壁防腐层材料可选用环氧沥青漆或环氧玻璃鳞片等;
4 管节两端 100mm~200mm 在焊缝检查合格后再做防腐处理。


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 GB/T 21492 的要求;
2 顶管的刚度等级不应小于 15000Pa ,缠绕管管体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75MPa ,管端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105MPa ;
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接头可采用双插口接头或承插口接头方式; 4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在顶进时,应在每根管节接口端面、顶铁及中继间接触面加设木衬垫;
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用于长距离顶管时应由施工单位进行专项论证。

1 钢筒混凝土管质量应符合《顶进施工法用钢筒混凝土管》 JC/T 2092 的要求;
2 制造钢筒用薄钢板的最小屈服强度不应低于 215MPa ,制造承插接头钢环所用钢板的最小屈服强度不应低于 205MPa ;
3 制管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4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 的规定;
4 钢筒体可采用螺旋焊、拼板焊或卷筒焊,但不得出现 “ 十 ” 字形焊缝;
5 钢筒混凝土管如用于输送具有腐蚀性介质或海水时,应对管壁混凝土进行防腐设计,并满足《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 50046 的要求。

1 橡胶密封圈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GB/T 21873 的要求;
2 接头用的橡胶密封圈在遇有含油的地下水部位宜选用丁晴橡胶;在含油弱酸弱碱地下水时宜选用氯丁橡胶;遇霉菌侵蚀时宜选用防霉等级二级及以上的橡胶;在平均气温低的部位宜选用三元乙丙橡胶;
3 橡胶密封圈的尺寸、形状、圈数和材料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1 木衬垫板应选用质地均匀有弹性的松木、杉木或胶合板;
2 木衬垫板厚度应为 10mm~30mm ;
3 木衬垫板应传力均匀,强度和变形符合要求。
1 永久作用应包括管道结构自重、结构附加恒载、地层压力、静水压力及浮力等;
2 可变作用应包括地面车辆荷载、施工荷载等;
3 偶然作用应包括地震作用等。






1 导轨宜选用钢材制作,刚度和强度满足施工要求;
2 两导轨安装应顺直、平行、等高,并应固定牢靠,在顶进中不产生位移;
3 导轨对管道的轴心支承角宜为 60° 。
1 千斤顶的规格和数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实际需要的顶力、工作井允许顶力及管节允许顶力三项指标;
2 千斤顶应在管道轴线两侧对称布置,规格应相同,确保合力的作用点在管道中心线上;
3 主站油泵应与千斤顶性能相匹配;
4 油泵宜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连接应顺直;
5 电机功率应满足顶进地层的要求。
1 顶铁可采用 U 形或环形,刚度应符合要求;
2 顶铁与管节间应设置垫圈;
3 安装后的顶铁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
4 顶铁拼装后应锁定。
7.4.2 触变泥浆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性能指标应满足表 7.4.2 的要求。
表 7.4.2 触变泥浆性能指标
1 顶管掘进机前方遇到障碍;
2 反力墙变形严重;
3 顶铁发生变形现象;
4 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
5 顶力超过管端的允许顶力;
6 油泵、油路发生异常现象;
7 接缝处漏泥浆;
8 地面变形达到控制值;
9 其他影响安全的情况。
7.9.2 短距离顶管可采用鼓风机通风,长距离顶管应采用压缩空气通风。
7.9.3 管道内供气量不应小于每人 25m3/h~30m3/h ,出口排出的浊气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9.0.2 管道内应配备有害气体测试仪和通风设备,有害气体检测应符合《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 12358 的有关规定。
9.0.3 施工期间噪声应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 的规定控制。
9.0.4 采用化学材料施工、焊接作业、防腐作业、登高作业等具有一定危险性作业时,应有专项施工保护措施,保证工人安全施工。
9.0.5 废土、渣土、废泥浆的处置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土、渣土及废泥浆应集中堆放,且不得堆放在顶管井周边。废土、渣土及废泥浆应及时外运,外运车辆应为密封车或有遮盖自卸车,车辆及车胎应保持干净,不粘带泥块等杂物,防止污染道路。
9.0.6 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系统,严禁向排水系统排放泥浆。排水沟的废水应经沉淀过滤达到标准后排入排污系统。
9.0.7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设置冲洗设施、污水池和排水沟,应由专人对进出车辆进行清洗保洁。
9.0.8 夜间施工应办理相关手续,并应采取措施减少声、光对周边产生的不利影响。
10.0.3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程施工质量应满足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符合本规程和相关专业验收规程的规定;
2 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3 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4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5 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工程应进行试验或检测,承担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1 管内清洁,无杂物、油污;
2 管节无破损,有缺陷的部位应修补密实、表面光洁;
3 管道内平顺、无突变、无形变;
4 管道接口缝隙内填料饱满、密实,且与管道内表面齐平;
5 管道与工作坑洞口连接紧密、牢固,无漏水、涌砂;
6 注浆孔全部封闭,无渗水、漏浆;
7 接口橡胶圈正确安装,无位移、脱落;
8 管道及管道接口无渗水。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 必须 ” ;反面词采用 “ 严禁 ” 。
2 )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 应 ” ;反面词采用 “ 不应 ” 或 “ 不得 ” 。
3 )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 宜 ” ;反面词采用 “ 不宜 ” 。
4 )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 可 ” 。
2 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 “ 应按 …… 执行 ” 或 “ 应符合 …… 要求(规定) ” 。非必须按所指定标准执行时,写法为 “ 可参照 …… 执行 ” 。
1) 《碳素结构钢》 GB/T 700
2)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 11836
3)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 12358
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
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 GB/T 21492
6) 《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GB/T 21873
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
10)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0236
1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GB 50497
1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83
13) 《顶进施工法用钢筒混凝土管》 JC/T 2092
1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
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
1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